改革开放创新合作

一场全面提升经济质量的攻坚战正在打响。“质量问题事关中国经济能否健康发展”――这是首届中国质量(北京)大会传递出的信号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:“追求质量发展永无止境,建设质量强国任重道远。我们将坚持走质量强国、效益兴邦之路,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。”李克强总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,表明了中国政府重视质量的鲜明态度。研读李克强总理的讲话,可以看到改革、开放、创新、合作4个词语如一条主线纵贯其中。<?XML:NAMESPACE PREFIX = O />

  走质量强国之路,就是要走质量工作改革之路。李克强总理提出了“放、管、治”三位一体质量发展路径。放,就是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。对此,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:“我们将进一步简政放权,逐步引入‘负面清单’模式,除了直接涉及安全、卫生、健康、环保和反欺诈的行政审批事项,其余的将逐步取消。”管,就是该管的事情管得住。对质检工作来说,就是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优化质量发展环境,防止“劣币驱逐良币”。治,就是积极推动社会共治。就是要广泛联合社会各界,动员千千万万的人们重视质量、监督质量,形成社会崇尚质量、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。

  走质量强国之路,就是要走质量工作开放之路。质量没有国界。中国质量需要世界经验,也将为世界提供机遇和成果。李克强总理强调:“中国要提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,必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,让国际市场检验。中国的大门也必须越开越大,让更多外国企业和产品到中国市场上来,使中国的企业和外国企业能够公平竞争。”对质检工作来说,也是要加大“引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的力度。必须更大力度地“引进来”,学习借鉴世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,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,稳步提高国际标准采标率,不断缩小中国质量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。同时,也积极地“走出去”,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优势产品和技术装备,让中国制造、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磨砺成长,让中国标准、中国品牌不断满足世界人民的美好愿望。

  走质量强国之路,就是要走质量工作创新之路。中国作为“世界工厂”,许多产业处在世界的中低端,传统的粗放式生产已经难以为继。资源环境的约束,消费结构的升级,倒逼中国必须走质量创新之路。关于创新,李克强总理在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出要求:“要大力推动企业质量技术创新,加快技术改造步伐,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。管理是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。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管理办法和先进标准,健全质量管理体系,提高产品的稳定性、可靠性,提高服务的基本功、舒适度。”质量工作创新首先要依靠技术创新。要发挥计量、标准化、认证认可、检验检测的技术支撑作用,支持企业开展质量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,推出新产品、催生新业态。质量工作创新还要依靠管理创新。计量、标准化、认证认可、检验检测是国家治理的有效工具,是连接政府和市场的桥梁纽带,要在管理创新中发挥特殊作用。

  走质量强国之路,就是要走质量工作合作之路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,国际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日益密切,全球资源和市场高度融合,多数产品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是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维护质量安全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责任,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。李克强倡议各国特别是主要贸易国之间加强质量研发合作,深化质量技术交流,并呼吁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磋商和交流。而质量提升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形成强大合力。对内,要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,全面提升产品质量、工程质量、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,进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。对外,要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、国家和地区的合作,不断完善双边多边磋商机制,共同维护质量安全,促进贸易平衡发展。

  ――本文引自9月24日《中国国门时报》评论员文章。

收缩